婴儿口腔护理

初步了解

虽然大多数婴儿在六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长牙,但家长从一开始就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至关重要。许多牙医建议婴儿在一周岁之前就应该接受牙科检查,以确保牙齿和牙龈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清洁。


为婴儿清洁牙龈是一个好习惯。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夸张,但婴儿会习惯口腔清洁,就像接受身体其他部位清洁一样。这样一来,宝宝会愉快地接受刷牙为每日必做事项。


婴儿一周岁时,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:


出牙期

婴儿在3到9个月时,乳牙开始萌出。长牙可能会使你的宝宝易怒易躁,还可能会导致烦躁不安、流口水或者食欲不振等问题。除此之外暂未发现乳牙萌出会引发其他症状。


奶瓶龋

奶瓶龋齿,也被称为“儿童早期龋齿” ,是婴幼儿牙齿护理最严重的问题。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婴儿过多摄入含糖液体,严重损害婴儿的牙齿和整体口腔健康。


安抚奶嘴

吮吸是婴儿发育过程的正常组成部分。实际上,即使宝宝已经断奶,吸吮也可以对宝宝起到安抚作用。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,吸吮不会伤害口腔。但是频繁长时间的吸吮就会引发问题。尤其是当孩子的乳牙已经开始脱落却还保持着吸吮习惯时。


深入认识


尽管大多数孩子的牙齿在婴儿期发育正常,家长仍需要掌握基础知识,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。


出牙期

尽管新生儿通常没有显在的牙齿,大部分婴儿都已具有乳牙牙胚,但通常在婴儿出生后3至9个月的出牙期,乳牙才开始萌出。乳牙总共有20颗,大多数孩子三岁之前就可以长齐全套乳牙。

出牙过程大致如此:开始是下牙床两颗前齿(门牙),随后是下牙床与上牙床的四颗门牙。然后是第一臼齿、犬齿(眼牙),最后是口腔后部的第二磨牙。


奶瓶龋

了解奶瓶龋的成因是家长预防孩子龋齿的关键。奶瓶龋常见诱因包括牛奶、奶粉、果汁。含糖液体在孩子睡眠期间长时间充斥其口腔,很有可能导致龋齿。



注意事项


出牙期

出牙期,孩子会感到牙龈酸软。使用洁净的手指、婴儿牙龈按摩器或湿纱布垫轻轻摩擦牙龈,可以改善牙龈酸软情况。孩子也可以咀嚼干净的磨牙圈。

以下方式可缓解孩子的出牙不适:

适当施压摩擦孩子的牙龈让孩子咀嚼磨牙圈

乳牙

孩子的乳牙是健康口腔的基础,需要家长小心呵护。


清洁婴儿口腔小贴士:

家长将孩子放于膝盖上,保证婴儿头部贴近家长胸部,便于家长直视宝宝口腔使用洁净、潮湿的毛巾或毛巾布指套上下清洁宝宝的牙龈和牙齿。每日至少清洁两次,早餐后一次,当天最后一次喂食后一次。出牙期开始后,家长可使用软毛牙刷和清水为孩子进行口腔清洁,每天两到三次。孩子满两岁才可以使用牙膏,并且要确保孩子没有在刷牙时吞咽牙膏。

龋齿

饮食所摄取的糖份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,形成酸性物质损害牙釉质,并导致牙齿的矿物质流失,最终导致龋齿。为了防止龋齿产生,要避免孩子入睡时吸吮奶瓶。如果孩子吮吸入睡,请使用装水的奶瓶或者安抚奶嘴。

安抚奶嘴


确保安抚奶嘴使用安全:避免在安抚奶嘴上系绳子或让孩子佩戴奶嘴链,否则很有可能引起意外。


选择安抚奶嘴时注意:

是否为一体式而非可拆卸成小块零件。

是否两侧都有通气孔。

是否够大防止孩子吞咽。

是否由柔韧且无毒材料制成。

是否易于抓握。

家长请务必在孩子使用前检查安抚奶嘴。确保没有破损或撕裂。如果有发现问题,请立即更换。另外,请避免安抚奶嘴接触任何甜味食品,如蜂蜜。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